印度央行10月27日宣布,虽然维持利率不变,但是上调了通胀预期。同时,表示上调法定流动率,并将限制银行信贷增长,要求银行更多投资于政府债券。
这让印度成为了二十国集团(G20)中,继澳大利亚10月6日宣布加息后,第二个采取提高借贷成本的国家;这也是近期以来,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,复苏较快的国家通胀预期上升之际,被视为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调整期到来的信号。
上周,中国刚刚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宏观数据时,也承认通胀预期在加剧,而在10月21日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也首次提出“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”概念。
虽然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,经济回暖现象较于明显的亚洲国家,如韩国、中国、印度等,可能会比欧美国家更早出现货币调整政策,但是,也有分析师认为,挪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收紧货币政策的欧洲国家。
印度收紧 挪威韩国或步后尘
印度央行27日表示,将主要贷款利率维持不变,但将通胀预期从5%上调至6.5%,将法定流动率由此前的24%调升至25%。法定流动率是印度国内银行按规定投资政府公债的存款所占比率,上调该比率将可压制信贷增长。自2008年9月以来,印度已经投入5.85万亿卢比(约合1300亿美元)刺激经济发展,约占该国GDP的9%。
另外,挪威央行28日晚将公布最新利率决定,市场普遍预计该国可能加息,挪威或成为欧洲首个收紧货币政策的经济体。早前,挪威央行行长耶德雷姆曾表示,挪威房地产价格大幅并过度上涨,而政策利率则“过低”。
一项来自彭博社的调查显示,20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,有19位认为挪威央行将上调隔夜存款利息25个基点至1.5%,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预测可能调升至1.75%。
而在26日,韩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该国经济增长率创下7年新高,第三季度GDP较第二季度增长2.9%,超出市场预期,令加息预期急剧增强。
虽然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表示:“第三季度GDP增幅确实‘令人意外’,但实施退出策略的时机还不成熟。”尹增铉认为,韩国经济第三季度仍然面临汇率、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,目前实行“退出策略”为时尚早。
中国货币政策前景
上周,中国第六大银行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在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撰文,认为政府不应担心经济出现“轻度减速”,“货币政策决不能忽视资产价格走势”,“因此,中国货币政策迫切需要从宽松转向中性”。
秦晓对货币政策提出的警示,也是不少中国学者和官员的担忧。温家宝近日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,已经将警惕通货膨胀预期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选项。这表示,目前监管层在货币政策上已经开始谨慎调整。
央行近期加强了在公开市场的操作。在暂停7个月之久后,央行在今年7月份重新开始发行一年期央票,这也被视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一个信号。
从这些方面来看,和澳大利亚央行加息不同的是,中国央行目前更多的是通过货币供应而不是利率来调整货币政策。
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,对通胀具体怎么治理,中国应有自己的方法,中国应该通过扩大生产,通过增加生产作为抵御通胀的第一道防线,同时加大补贴,实行一些行政措施来管制价格。
对于中国的加息预期,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早前曾表示,“就大的时间点来说,美联储(FED)不准备动的时候,我们很可能也没有办法动”。他预计美联储会在明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加息,所以中国最快也只能在那个时候。
. END .
版权声明:所推送文章及图片非商业用途,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,谢谢!